close

  “孩子隨母姓,獎勵1000元”,這不是某位女權鬥士的心血來潮,而是安徽省長豐縣的最新舉措。長豐縣在幾個鄉鎮試點,對隨母姓的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並用村規民約的形式予以固台東民宿定,從而慢慢淡化父姓意識,淡化傳宗接代意識,推進性別平等。
  我理解長豐縣的做法是在表達對母親的尊重。家族血脈某種程度上說是通過姓氏的方式代代相傳的,基因的延續是一種繁殖本能,有排它性和自我標記性,這裡面自然是有自私的成分的。隨父姓是夫權社會的一種產物,某種程度上說體現的買屋是男權社會的意志,這點沒有爭議。
  過去外接式硬碟的幾千年裡,母親的權利很少能在姓名中得到體現,比如曹姓的可以往前一千多年追溯曹操這個祖先,為身為一代鳧雄的後代而激動不已,但這一千多年裡,那些屬於母親的榮耀還有誰知道,還有誰關心呢?這當然是不公平的。
  問題是,一個人只有一個姓,要麼隨爹要麼隨媽,如果認定這是件先天就存在不公平的事,那麼隨哪個姓竹北買屋都是有問題的;隨誰的姓,對對方來說都不公平。當然也有人嘗試把父母雙方的姓都放入名字之中,這不失為一個辦法,但嚴格說它還是打破了姓氏傳統,也讓名字陷入不確定性的組合之中,成為一種不美觀的東西。何況,這種印記到了第三代基本上就消失了,父親趙錢,母親孫李,到了第三代要麼是趙孫要麼是孫趙,你不可能在有限的姓名之中放進去無限的家族傳承。
  不是每個傳統都沒有積極意義的。名字說到底只是褐藻醣膠一個符號,現代社會還有幾個人在為自己先祖的事耿耿於懷呢?還有幾個人拿著祖先的姓氏到處誇耀的?你自己可能會為繼承了一個偉大的姓氏沾沾自喜,但別人不會太當回事的,也不會因為這一點你就有了與別人不同的特權。糾纏於這種公平的問題沒有意義。隨父姓雖然是父權社會的產物,但這種標記個人出身由來的方式多年來已經成為文明和秩序的一部分,它原始的功能卻退化了。
  其實,拋開那些似是而非的概念,執著於姓氏的問題本身就是一種傳宗接代的觀念在作祟。姓父姓是傳宗接代,姓母姓難道就不是嗎?這裡面本來就沒有太大的差別。放在古代,姓名的問題之所以沒有引起爭議,除了父權思想的主宰,另一方面,一家經常有好幾個孩子,傳承的問題並不明顯,但是在現在只有一兩個孩子的情況下,傳承就變成一件敏感的事。姓誰姓的問題引發了很多家庭激烈的爭吵,這種對命名權的爭奪是傳宗接代傳統思維的延續,與性別平等無關。
  社會維持一種隨姓原則,也有利於管理,避免混亂,姓名畢竟是識別彼此不同、血源關係親疏最直觀的證據。我們實在沒有改變這種約定俗成的必要。這不但徒勞,也很無聊。1000元的獎勵當作順水人情送一送無傷大雅,但標榜出改變性別平等的巨大意義,這是不是也太廉價了點?跟誰姓這種事還是留給家庭自己選擇吧,我們理應尊重每位父母的選擇,但實在沒有必要把它當成推進性別平等的一種方式。 如果非要說有什麼進步意義,那麼這種選擇權的自由和社會的寬容才是進步本身。
  (原標題:孩子跟誰姓,真不用政府來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e41mewff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